大肆炒作抬身价 看中国艺术界"画外"功夫
运用五花八门的手段自我包装大肆炒作,以达到拉升画价的最终目的,构成了美术界一道道奇特的景观。
青年画家李景革的《八骏图》被法国卢浮宫“收藏”的消息经过记者查证后终于真相大白。不过,李景革并非孤例。“汝果欲写诗,功夫在诗外”。现如今,不少所谓的画家,也将其功夫花在“画外”(尽管这些画家的画外功夫与古人的诗外功夫完全是南辕北辙,不是一码事),运用五花八门的手段自我包装,大肆炒作,以达到拉升画价的最终目的,构成了美术界一道道奇特的景观。
借洋人之名自抬身价
借洋人之名,自抬身价,已经成为国内一些画家进行自我炒作的套路。
其一是专门拉国际权威的专业博物馆、美术馆、展览会做门面。细究又可分如下两类。一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比如卢浮宫“收藏”李景革的《八骏图》就属此例。李景革只是将《八骏图》作为私人礼品赠送给卢浮宫博物馆馆长,结果在国内就张冠李戴成卢浮宫博物馆馆方的收藏行为。二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如某画家称其作品已在大英博物馆展出,另一画家则说他的作品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细查下来都是子虚乌有,连边也搭不上。
其二是喜欢与国际知名机构和国际名人扯上关系。记者近年来已记不清有多少画家说他们的作品或被联合国总部或被联合国下属的机构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藏。事实上,这些画家大多都是自己一厢情愿地将作品寄往联合国,有的得到了对方一纸表示礼貌的感谢信,有的根本连回音也没得到。但是画家本人却在国内沾沾自喜,通过各种途径大肆宣扬自己的作品已被联合国收藏,似乎联合国收藏其作品就能令其作品身价百倍。而据记者了解,联合国各机构并没有收藏艺术家作品的惯例。还有的画家热衷于将作品寄给各国元首、影星歌星,借洋名人洋要人的声名“唬唬”国内的收藏者。据报道,某画家出示的宣传资料中罗列着一长串各国元首的名字———他们都“收藏”了他的画,而且还有一些元首的回信为证。据知情人透露,这个画家的做法是,向几乎所有国家元首寄赠自己的作品。有的元首办公室会礼貌地以元首之名回信表示感谢,但并不能说明这个画家的艺术造诣和成就。在有些国家,即使是幼儿园小朋友将自己的画寄给元首,也会收到类似的回信。
其三是以所谓的海外刊物、国际名人录唬人。一些画家出资在海外的杂志上刊登广告,或花钱在形形色色的国际名人录内占有一席之地,然后利用海内外信息不对称的漏洞,误导收藏者,似乎这些画家已经得到国际艺坛的认可。
借领导名家之名炒作
现在不少画家办画展出画册,最为关心的不是作品本身的质量,而是是否有领导、名家出席,有没有领导、名家题的词、写的序。似乎有了领导、名家的题词和序言,这画展就成功了一半,作品也就得到了各方的认可。
有的画家索性出大价钱请知名评论家写吹捧文章,四处刊发。由于生意兴隆,求文者太多,国内不少评论家就像画家卖画有“润格”一样,也有了评论文章的市场价。据一位圈内人士透露,有全国名气的评论家一般千字一到二万元,省市级的大约千字五千元左右。
也有的画家特别喜欢称自己是某某名家的得意弟子。名家去世或已故名家的诞辰日、逝世周年日,这些所谓名家的得意弟子就通过各种关系在报刊上发表纪念文章,文章大半内容都是叙述自己当年怎样侍奉在名家身旁,名家是如何如何赏识自己,巧妙地借死人吹捧活人。有位名家的家人愤愤地告诉记者:“某画家当年根本不是家父的入室弟子,只是偶尔来家里向家父请教过几回,画艺也一般。怎么转眼间满世界都是他写的纪念文章,自称是得家父真传的大弟子?”
还有的画家根本与名家八杆子打不到一起,但是偏偏“善于”抓住机会。据有关报道,某画家的画册上有张照片,是某国画大师在观看他出示的画作,照片下面还特意写有“说明”:大师看后连连称“好”。其实大师与这位画家素昧平生,只是在出席某个活动时被他拦下,要求给他的画“提提意见”。在这样氛围下,大师也只得以“好好”敷衍,不料竟被“物尽其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