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boyue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第一画廊 | 高价作品 | 名家作品 | 获奖作品 | 历届大赛作品 | 文艺名家 | 个人作品 | 画廊专卖 | 收藏夹
信息资讯 | 国内动态 | 国际动态 | 大赛信息 | 名人资讯 | 文博展览 | 艺界名家 | 鉴赏知识 | 收藏知识 | 网上课堂 | 拍卖行情 | 机构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书画信息 >> 书画信息 >> 知识专栏 >> 鉴赏知识 >> 正文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本站会员
  名家信札造假法辨识         ★★★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825    更新时间:2008-09-08    文章录入:admin ]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名家信札造假法辨识

 

 

    如前几回说过名家有"特型画作"一样,名家的字也有"特型书法"及其被作伪的成品。严格说,现在大家所面对的这一书法作伪问题,有点超越了"物质"范畴,它偏向于"精神"的产物。有句话叫"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收藏界中也存在此类事情。凡是功利心重的艺术品收藏爱好者的"眼力"或称防范意识注定就特别"差",他们往往很容易受非艺术因素的影响和"摆布",故而常常会上那些"特型书法"成品的当,只是有许多鉴藏人基本上对这个涉及到心理学范畴的"精神左右物质"现象都给忽略了。

    "特型书法"确切是指那些严格意义上非真正名家书法作品,却带有实用性或说明性的书写笔迹。此类作品的书写者多半是在与"创作心态"很不同的特定情境下即兴写就的,故它有较大的可能与鉴藏者以往所见识的当局名家的"标准字"有或大或小的差别。加之,此类成品不论真伪,其文义都必与书画鉴藏习惯性思维的"来路"与"出处"有关,这也是此类伪作近来大量出现并较容易蒙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市面上最常见的名家"特型书法"伪作计有信札、题字手迹与假题跋三种,此次先说最前者信札。
信札即书信的原稿,又称手札,书札,尺牍等,有的还包括其封套。收藏名人信札在收藏圈子里是很普遍的事。大名家的信札从古到今在市场上都价格不菲,因此假货颇多。信札具有包含艺术内外的信息量多而具体的特点,故当今有的作伪人在炮制了一件署名某名家的书画赝品时,还附带伪造一封充满针对性内容的信札,将其派作"证物"。"证据"的用途是在抛售赝品时侍机出示该信札,诱使买家中招。近年来,伪造的或书画或文化或政界名人信札以独件出现的也极多,对一般人来说鉴定真伪难度相对要大一些。因名家名人写在信札中的字,受"情感"左右的成分较大,字里行间蕴含的精神气质之类的"元素"很多。还有,名人成名前与成名后的字迹其表面形态与气度也有不同,这与一个人的"生存环境"及"心态"不无关联。有的名家写信时有"打草稿"的习惯,写给同一个人的一封信有的反反复复涂改出好几份。日后那些正稿与草稿统统流到市面上时,"弄"得一些鉴藏家诸多困惑与尴尬。难确定物遭遇多了,鉴藏家的鉴定信心不能不打折扣,这便成了书画造假者可钻的一个空子。在收藏圈中,有些收藏鉴定资历不算浅的人,辨别一般性书画真伪的把握并不小,但在购藏署名某名家的信札时,就纷纷走眼了。

    如,对黄宾虹艺术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该画家写于作品中的字是极稳重而沉厚的;写信札时,字却变得"刚柔并济"起来。气格高,变化微妙,字功与抒情性并重是黄宾虹的特点,见图1其信札真迹。图2是黄宾虹信札疑伪成品,它在南方某拍卖行2006年秋季拍卖会上入拍。与图1相比较,此成品只能归类于经不起推敲的粗糙货,观者可仔细观察其每个字的笔线、结体及总体章法就可有感悟。

    信札的造假有的是有母本的克隆,也有的是无母本的仿制。有句话叫"字如其人",信札的真伪辨识要点就是要从这四个字入手。即要深入了解暑名者平时的书写手迹及其为人。若鉴定者对该暑名者的真迹信札接触多了,辨别真伪也就不在话下了。

 上一篇文章: 书画收藏的技巧
 下一篇文章: 书画“裱件偷换”造假法辨识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技术文章  资源下载
经典素材  社区论坛
 2024“国际中国书画[215]
 2024年迎春祝词[
514]
 我八大团体和机构的[
913]
 李玉华艺术简历[
1282]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协[
2601]
 中国书法教师资格培[
1583]
 《中国书法教师资格[
1916]
 《中国书法教师资格[
1664]
 中华硬笔书法家协会[
2091]
 杨德英艺术简历[
2174]
 庆“五·一”联谊[7068]
 庆“五•一”[7265]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7253]
 协会胶东地区举办[7551]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9914]
 协会胶东地区书法[8020]
 胶东地区新春团拜[7967]
 协会胶东地区书法[8893]
 “迎国庆•翰[9525]
 协会胶东地区“五[8054]
没有相关文章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了解本站 | 版权申明 | 联系站长 | 广告联系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设计版本:中国书画信息 V2.0 完美版        页面执行时间:203.13毫秒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08  中国书画信息  
举办单位: 亚洲通讯社集团 中国国际文豪集团 山东文化艺术研究院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协会 山东省书画艺术评审委员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0503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