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名"苦禅"藏求学故事 "金碧写意"独一家
李苦禅
今年是国画大师李苦禅诞辰110周年,李苦禅国画纪念展近日在北京隆重开幕。作为齐白石的第一个拜门弟子、我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的宗师,此次展览展出的80多件绘画精品,涉及李苦禅先生的大写意花鸟以及山水佳作,多件作品均是首次亮相,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期,且让我们走近这位大师,分享其艺术人生的精彩故事,欣赏他独树一帜的国画艺术。
李苦禅原名李英,1899年生于山东高唐县的贫农之家。他自幼爱画画,1918年有幸结识徐悲鸿学炭画,并于1922年考取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西画系。为求学,他靠拉洋车谋生,无论严寒酷暑,白天上课,晚上拉车。没钱买学习用具,就捡别人扔掉的铅笔头、炭条头。冬天没钱生炉子,冷得受不了,他就在雪地里打上一套拳活动筋骨。生活困苦丝毫没影响到他对艺术的追求,任何时候他腋下都夹一本速写册子,见什么画什么,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其余时间都玩命学习。同学们看到他如此清苦而又执著地求学,就赠给他一个艺名“苦禅”。自此,他便以艺名“苦禅”行世。
李苦禅《美人面·牡丹》
李苦禅一直希望能够拜师学习国画,1923年的秋天,他贸然前往齐白石家中拜访,一进门就说:“我爱您的画,想拜您为师,不知您能不能收我。现在我是穷学生,没见面礼给您,等我做了事再好好孝敬您老人家吧!”齐白石见他率直质朴,当即答应。就这样,李苦禅成了齐白石第一位拜门弟子,追随老人三四十载。齐白石知道他生活困难,从不收他的学费,有时还留他在家吃饭,给他画画的颜料。齐白石老人每天清晨6点起床开始画画,一直画到晚上十一二点才睡觉,中间只有很少时间吃饭和休息。老人一生靠辛勤作画自食其力,从不巴结权势,其高贵的品质深深影响着李苦禅。
李苦禅《双鹰远瞻图》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李苦禅《茨菇双蟹图》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雪个先生无此超纵,白石老人无此肝胆”,这是齐白石为李苦禅所作的品画跋语。“超纵”是形容李苦禅的画风:不为俗累,得道三昧,有一种质朴刚健、清新古雅的大美,其中不乏禅趣。而“肝胆”则是说李苦禅的人品:他一生笃守“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儒圣古训,又颇具侠骨义气,抗战时期倾囊资助革命,横眉冷对日寇,动乱年代保持铮铮铁骨,执教一生桃李满天下。在绘画题材上,李苦禅爱画鹰、鹫、鱼鹰、鹭鸶等猛禽大鸟,其代表作《双鹰远瞻图》通过综合、夸张等艺术形式,创造出雄浑生动的独特意象。其笔下“一洗万古凡羽空”的雄鹰,成为爱国精神、刚毅性格的象征。同时,他不仅追求诗书画印合一的境界,又突破了玩弄笔墨的阴柔格调,独创“金碧大写意”的画法,一开中国写意花鸟画雄浑豪放、阳刚拙健的新画风。其笔下,无论寻常的丝瓜藤蔓、荷塘秋光,还是古松虬枝、苍鹰白鹭,都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天地间的浩然正气,而他的巨幅荷花、劲节竹林、松崖群鹰,更是笔墨酣畅,充满雄浑博大的气象。晚年作品愈加返璞归真,雄健苍劲,笔墨挥洒中已经达到了“笔简意繁”的艺术境界,《茨菇双蟹图》《墨竹图》《盛夏图》等,都是难得一见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