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仿米家云山》
尽管启功作品为国内书画拍卖之常客,北京永乐在推介其31日春拍重点时还是充满自信地提到“启功专题”,称其质量实乃上上乘,内行自应心中有数而不会轻易错过。
启功先生〈1912-2005〉生前多次为国家领导人出访及国际交流绘制作品,他曾风趣地说:“我这里是礼品制造公司。”当然,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文物鉴定家、诗人,启功书画确实是送礼佳品,市场价值日益提升。然而,从学术角度而言,他的艺术造诣极高,在当代艺坛上独树一帜,占有不可替代的一席。今年永乐春拍,挑选了近十幅(Lot 50-57, 书法、山水)启功先生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至八、九十年代的书画精品,充分展现其艺术成就,以飨同好。
启功,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北京人。字元白,也作元伯。他是一位纯以自学成材的学者。年幼时,祖父疼爱他,让他拜雍和宫的老喇嘛为师,可惜因家境中落,最终无力求学。1933年,21岁的启功尽管没有读完中学,而笔下的书画文章却十分出色。陈垣帮他找到了在辅仁大学附属中学教国文的工作,然因文凭问题而被辞退了。走出校门,他终日习书作画,并以此为生。1935年,又经陈垣介绍,启功站上了辅仁大学美术系的讲坛。可惜又因没有文凭,而被再度辞退。两次被“炒”的启功并未心灰意冷,他更加自强不息,提高自己的真才实学。最后再经陈垣的推介到辅仁大学任教大一国文。他第三次,并真正地站上了讲台,且成为一位没学历的大学教授。他以在讲堂上的幽默风趣,殷切关怀,渊博才情,辩才无碍,赢得了无数青年的爱戴,培养了不少人材,贡献良多。
虽然没有很高的学历,但启功先生很早就名满学界和书画界,在全国也堪称妇孺皆知。这从他于2004年5月8日目验于戊寅仲夏(1938)年所绘《仿米家云山图》(左图)(第53号拍品,估价500,000-600,000元)谈话记录中可见一斑:“这张画是我画的,严格说,不及格。当时由中国画学会组织的,会长是周养庵。作品在北京中山公园今雨轩展出。我的这幅画是挂在东边平房内的,这次画展还有评奖活动,我的这张画得了个所谓的三等奖。画虽然不及格,但是所临米帖未落一字,写得还算整齐吧。”所谓“不及格”,当然是作者的自谦之辞。此画虽是26岁之作,却笔墨淋漓,毫无稚嫩之气,深得米家之精髓。在对前贤画理的透彻理解和相当成熟的技法修养之外,他还成功地将其“胸襟蕴蓄”的品性发诸笔墨,境界不凡。启功先生由于教务繁忙,加上潜心学术研究,所以画作并不多。而且他的山水画多为小幅逸品,罕见大幅。此帧《仿米家云山图》是难得一见的较大尺幅的山水作品,堪称是启功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
一般人知道启功,多是因为他字写得好,故被誉为“中华第一笔”。不过,他对自己的评价是“字不如画,画不如文物鉴定”。诚然,启功是我国著名的文物鉴定家,他对于古代书画和碑贴的鉴定尤为专精,独具慧眼,识见非凡。他曾受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的委托,主持鉴定小组,与其他几位专家一起,对收藏在全国各大城市博物馆的国家级古代书画珍品,进行了全面鉴定和甄别,为国家整理、保存了大量古文物精品。他对古代书画深入浅出的研究,大大裨益了绘画创作,在将古代巨匠大师的养份兼收并蓄后,他运笔用墨都游刃有余,就是这几帧小幅《仿古山水》 (第55号拍品),也无法掩盖其旷达的胸襟,而渗透着一种书卷味,既包涵着渊博的学问修养,亦包涵了文人的逸气。
书法依靠线条布白的变化来表现形式、情感、意境,不像绘画还可以用自然物象的形神来对照比较。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欣赏书法更为抽像而令人不可捉摸。然而,“晓书”之人自能体会出启功先生书法中对点、划、转折等细微处的深厚功力。其作品韵律优美、意境深远,结体得当,笔画遒劲而俊雅,布局严谨而舒张,使观赏者觉得余味无穷,而其修养学问已隐于作品且“渗透”了出来,“散发”了出来。
欣赏启功先生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能使我们感受到先生数十年的书法实践与研究的心路历程。他的书法艺术成就与其对碑帖的精辟研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买椟还珠事不同,拓碑多半为书工。”这首诗是他有感于过去多少鉴赏家重视碑帖的书法。先生一生临习了大量碑帖,尤以临习赵孟頫、董其昌、柳公权、欧阳询、智永等最重。从先生早期山水画作的题识中(第52号和55号拍品),我们不难窥见他早年对米字的偏好和欣赏。而他所书的米字,在兼备八面出锋,风墻阵马之爽利的同时,隐隐揉合了赵字的稳重与静逸。虽行笔偶显稚拙,但观者也不得不惊叹一个未到“而立”之年的年轻人能对书法有如此高层次的理解与诠释。
启功先生对历代法帖、碑帖的临摹与参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达到至真至纯的境界。此时期的书法作品,渊雅而具古韵,书于八十年代的《妙语对幅》(第50号拍品)和行书对联(右图)(第54号拍品,估价280,000-300,000元),便是此时期的典型作品。其“用笔尽笔心之力,结字聚字心之势”,纯静利落,颇具高古之气。进入九十年代,启功在精通历代著名书家之特色和各时代书法体势、风格的基础上,开始自成体段。这时期的书法结体拉长以造势,而参用董书“通灵”的用墨和章法布局,而使作品动中寓静,饶有书卷气息。从《题金冬心画卷》(第51号拍品)的书法中,观者自可领略其一二。
启功先生对古人书法的理解,在他的众多书法理论著作中均有详细阐述,更对书法艺术以及书法史上的许多问题,有其独特的见解,影响深远。他从汲取前人大师的艺术精髓中,积淀了深厚的功力并结合自己的天性和审美情趣,最终形成了“启体”。综观二十世纪的中国书法史上,毫无疑问,启功先生是杰出的书法家。先生可以做到把“管阁体”写得既有隶篆的雄沉厚朴,又有行草的飘逸迭宕,同时还有自己的肃穆守规,匠心独运,何其难哉!
启功《行书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