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boyue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第一画廊 | 高价作品 | 名家作品 | 获奖作品 | 历届大赛作品 | 文艺名家 | 个人作品 | 画廊专卖 | 收藏夹
信息资讯 | 国内动态 | 国际动态 | 大赛信息 | 名人资讯 | 文博展览 | 艺界名家 | 鉴赏知识 | 收藏知识 | 网上课堂 | 拍卖行情 | 机构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书画信息 >> 书画信息 >> 国内动态 >> 艺术资讯 >> 正文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本站会员
  宋元古画屡屡动辄数百万 宋代绘画名家探踪图         ★★★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842    更新时间:2009-10-29    文章录入:admin ]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宋元古画屡屡动辄数百万 宋代绘画名家探踪

 


 《采薇图》

    在新中国的拍卖市场中,许多古画屡屡动辄数百万,多的则以数千万成交,其中不少是宋元时期的作品,为何宋元书画会卖出高价?如何收藏、欣赏此时期的书画?投资宋元时期的书画又有何风险?在“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三期讲座中,曾在纽约索斯比拍卖行供职、现为中央美院特聘教授的龚继遂博士结合自身研究及市场热点进行了分析。

    南宋四大家是刘李马夏,刘松年有一个《四季山水图》,表达了他非常精微的对于山水自然亭台的描绘,它表达了四季山水在南方的亭台楼阁的特点。

    另有一个重要的画家是李唐,在号称中国山水史上的三幅名迹中,有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和李唐的《万壑松风图》,这是李唐南渡不久画的,也秉承了中轴式的构图,高山大川,底下的松树亭亭玉立,听见了松涛在威风中作响,整个松荫遍布画面,周旋流荡,给人以极强的震撼和感动。

    南宋曾组织了一个画院,秉承北宋之风,当年很多画也是政治宣传画,所以第三幅之后还有一个《采薇图》,画得非常有力,很有整体感。绘画画得有整体感,同时又有细部是非常难的。寓变化为统一,统一是难于变化的,细节一多,画就流于琐碎。绘画最重要是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力,视觉冲击力形式美的构成很大程度在于它的整体感,整体感在于它的线条变化,在有意味的形式,在于他的笔力、韵律,每一个黑白关系,曲线直线的关系,静动关系,微妙直觉的把握。这一幅画把人物画和山水画统一起来了,把两个人物的呼应生动描绘出来了,把背景作为他们一种意薄云天,在孤苦无助中高贵的气节描绘出来了。

    《采薇图》(如图)整体感,云变化为统一以后,依然没有丧失任何力度,还有它的不枝不蔓的气势,还有一片荫森之中,伯夷、叔齐二人身穿白袍,有了现在舞台上聚光灯的效果一样,有一种舞台效果。当年他们当然没有这么复杂的理论,就是靠一种直觉把绘画描绘得如此生动和有力。

    另一名家就是马远。他把北宋全景式的构图,变成了边边角角,清空诗意,使人一眼能够了然于胸,没有太多的细节,充满了诗意、清空的禅宗式的顿悟,达到了这样一种山水境界,这是南宋对北宋的发展,也是南宋在特殊的历史情况下,特殊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杭州临安周边的烟云境界的秀美地理景观,带给他们的一种启示所描绘的新的审美境界。

    《十二水图》是马远用一种清空朦胧,线条加晕染的结合,至善至美的办法,描绘了秋水回渡,黄河逆流等12种水态,使人拍案叫绝。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国家的文化传承中仅有的,后来我们看过很多英国的海景画,给印象派重大启示的画,还有日本当代艺术对于日本海周边的全景式的摄影画,从其丰富生动,用简洁的技法表达汪洋恣肆的水态,真的是没有任何一套可以和马远的这套《十二水图》比肩的。

    如果说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郭熙《早春图》是所谓的雄伟之致,《十二水图》就是如歌的小品,一阴一阳,呈现了北宋和南宋两极化的美学追求的最佳范例。

 上一篇文章: 程向华在09年院会委领导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下一篇文章: “收藏书画可以延年”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技术文章  资源下载
经典素材  社区论坛
 关于更换老会员证和[14573]
 2025年元旦献辞(二[
14967]
 2025年元旦献辞(一[
14748]
 2024“国际中国书画[
22530]
 2024年迎春祝词[
21042]
 我八大团体和机构的[
21401]
 李玉华艺术简历[
20013]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协[
21097]
 中国书法教师资格培[
18861]
 《中国书法教师资格[
18466]
 庆“五·一”联谊[28030]
 庆“五•一”[28355]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28230]
 协会胶东地区举办[28637]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30984]
 协会胶东地区书法[29016]
 胶东地区新春团拜[21932]
 协会胶东地区书法[22935]
 “迎国庆•翰[23478]
 协会胶东地区“五[21926]
没有相关文章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了解本站 | 版权申明 | 联系站长 | 广告联系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设计版本:中国书画信息 V2.0 完美版        页面执行时间:218.75毫秒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08  中国书画信息  
举办单位: 亚洲通讯社集团 中国国际文豪集团 山东文化艺术研究院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协会 山东省书画艺术评审委员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0503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