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boyue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第一画廊 | 高价作品 | 名家作品 | 获奖作品 | 历届大赛作品 | 文艺名家 | 个人作品 | 画廊专卖 | 收藏夹
信息资讯 | 国内动态 | 国际动态 | 大赛信息 | 名人资讯 | 文博展览 | 艺界名家 | 鉴赏知识 | 收藏知识 | 网上课堂 | 拍卖行情 | 机构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书画信息 >> 书画信息 >> 国内动态 >> 艺术资讯 >> 正文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本站会员
  地铁能否成为“移动美术馆”? 公共艺术新发展       ★★★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852    更新时间:2009-11-11    文章录入:admin ]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地铁能否成为“移动美术馆”? 公共艺术新发展



北京地铁4号线北京南站的雕塑

    自20世纪70年代始北京有地铁以来, 袁运甫创作的北京地铁2号线建国门站壁画《天文纵横》、张仃创作的北京地铁13号线西直门站壁画《大江东去图》和《燕山长城图》等,成为首批在公共空间发挥艺术传播作用的作品。今天,随着北京地铁5号线、10号线、奥运支线、机场快轨和4号线的陆续开通,越来越多的艺术品开始走进地铁。近几年中,北京地铁诸多支线在站点设置了壁画、浮雕或小幅艺术品挂件,虽然数量不多,但仍增加了地铁的整体艺术氛围,逐渐吸引了一些乘客的目光。

  艺术地铁的新时代到来了吗?

    “地铁艺术”未达设计预期

    近期关于艺术品进地铁的话题是随着北京地铁4号线的开通而逐渐热起来的。于9月底通车的北京地铁4号线在8个重点站设置了装饰性艺术壁画,其“记忆历史文脉,彰显城市文化,突出地域标志”的设计理念使这些壁画充满了人文气息和历史厚重感。如国家图书馆站的主题为“书的海洋”,圆明园站的西洋楼残柱浮雕,西单站的《老字号》浮雕等。可以看出地铁经营方对引入公共艺术的重视,以及通过艺术品来装饰地铁空间,使乘客得到美的熏陶,甚至提高民众的艺术欣赏水平的愿望。

    然而,有多少乘客会关注这些艺术品?它们对于公众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和培养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人们对这些艺术品的评价和认识如何?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地铁经营者费了很大精力和物力去提高地铁内的艺术氛围,在重点路段设置大幅壁画、浮雕等,但遗憾的是,这些艺术品并未过多地引起行者注意。很多乘客不知道站内艺术品安放的具体位置,甚至根本不知道站内有艺术品的存在。而地铁内的工作人员,大部分也说不清这些艺术品站点的具体名称,部分工作人员在面对乘客的询问时,甚至明显的一脸茫然。

    这不禁使人们反思:公共艺术进地铁的实际功效如何?它们为什么引不起人们的注意?是这些艺术品的品质较差还是具体安放的位置不太明显?或者是人们对公共艺术品的意识欠缺?

    细察北京地铁站内的艺术品记者发现,这些艺术品大多出自名家之手,从设计理念到具体器形,很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但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艺术品多分布在乘客匆匆穿过的站厅或通道的墙壁上,而在人们停留时间较长的站台内,却几乎没有。

    由此不难发现,在国内新一轮的地铁建设中,虽然对公共艺术的设置有所关注,但仍缺少从乘客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品的摆放。而除了壁画等传统的公共艺术形式外,在地面设计、柱面设计、天花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上的拓展明显不足,同时地铁站内的壁柱、扶梯两侧等,也都没有很好地利用。

    公共艺术与商业广告博弈

    艺术品进入地铁是好事,除了公众乐见其成外,很多艺术家也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申红飚说:“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很快,艺术水准也在不断提高,将艺术品摆放在地铁内是非常好的事情,可以使艺术家更好地与大众沟通。我们也需要展现自己民族的艺术语言,让大众慢慢学会欣赏艺术。我很乐意将自己的作品摆放在地铁这种公共空间,让更多的人去欣赏和分享自己的艺术成果。”

    对于如何提高地铁站内艺术品的展示效果,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认为,地铁是公共艺术展示的极好平台,这对艺术家和公众都有积极的一面。如果地铁能够成为一个流动的展场,艺术家完全可以将工作室内的画作拿出来展示,这样既传播了艺术,又可以促进大众的艺术审美,一举两得,其效果甚至比放在某些画廊展示还要好。“但是,目前仍有一些因素制约公共艺术在地铁的发展。”孙振华说,“首先是地铁空间内商业广告和艺术品空间的博弈问题。是搞公益性的公共艺术,还是搞商业开发,要看地铁经营方的理念和策略;其次是何种艺术品可以进入地铁空间。艺术品和艺术家的选择非常重要,要注重艺术的品质,还必须重视艺术品的展示效应。艺术品进地铁不是单纯地将艺术品放置在地铁内就完成了它的文化使命,它应该对公众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再次是地铁内的公共艺术的管理要到位,包括艺术品的损坏、污染、盗窃等。地铁的流动性很大,艺术家虽愿意展示作品,但若有损伤或丢失,会影响艺术家的积极性。”

    孙振华同时表示,地铁公共艺术的设置形式除了在墙面上做壁画设计外,也可以在空间的其他几个界面,如柱子、车厢内、站台、扶梯间做不同形式的品样。除固定的公共艺术作品之外,还可以做一些非永久性设置的作品,如可以征集绘画作品用以点缀地铁空间,并可以随时撤换。

  “4号线美术馆”的新尝试

    “4号线美术馆”的诞生应该说是一次全新尝试。在北京4号线地铁内,北京“二月书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京港地铁投资方共同打造了“4号线美术馆”。据二月书坊艺术总监怀一介绍,4号线地铁有固定的两列列车悬挂艺术品,乘客在任何一节车厢都可欣赏到不同风格的作品,所以这两列列车又称作“4号线美术馆”。

    “二月书坊负责画家与作品的选择,京港地铁出展示平台,共同的目的是在给乘客带来艺术享受的同时,提升北京地铁的整体形象。” 怀一说,对于艺术品的遴选二月书坊有着严格标准,包括内容的积极向上和艺术家在国内的知名度等,而在艺术品的公共性和艺术性之间也做了一定平衡。但怀一承认,目前“4号线美术馆”内的作品可能与大众的审美情趣稍微有些距离,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剪纸、年画等艺术种类并未在他们的选择之列。“我们的目的是要引导和培养公众提高艺术品的欣赏能力,让公众去欣赏更多高雅的艺术。”怀一说。

    据了解,“4号线美术馆”内的作品目前全部为复制品,版权归艺术家所有,45天更换一次。展示种类以架上艺术为主,出于地形和安全的考虑,雕塑、装置等艺术形式目前只有极少量进入地铁。怀一介绍,在后续的经营管理上,“4号线美术馆”将会在车厢内办一些艺术家或艺术机构的主题展。

 上一篇文章: 协会沂南县教管委承办全县新教师“三笔字” 培训
 下一篇文章: 唐山七旬翁20余年创作小山居民“清明上河图”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技术文章  资源下载
经典素材  社区论坛
 关于更换老会员证和[14573]
 2025年元旦献辞(二[
14967]
 2025年元旦献辞(一[
14748]
 2024“国际中国书画[
22530]
 2024年迎春祝词[
21042]
 我八大团体和机构的[
21401]
 李玉华艺术简历[
20013]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协[
21097]
 中国书法教师资格培[
18861]
 《中国书法教师资格[
18466]
 庆“五·一”联谊[28030]
 庆“五•一”[28355]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28230]
 协会胶东地区举办[28637]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30984]
 协会胶东地区书法[29016]
 胶东地区新春团拜[21932]
 协会胶东地区书法[22935]
 “迎国庆•翰[23478]
 协会胶东地区“五[21926]
没有相关文章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了解本站 | 版权申明 | 联系站长 | 广告联系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设计版本:中国书画信息 V2.0 完美版        页面执行时间:234.38毫秒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08  中国书画信息  
举办单位: 亚洲通讯社集团 中国国际文豪集团 山东文化艺术研究院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协会 山东省书画艺术评审委员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0503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