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boyue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第一画廊 | 高价作品 | 名家作品 | 获奖作品 | 历届大赛作品 | 文艺名家 | 个人作品 | 画廊专卖 | 收藏夹
信息资讯 | 国内动态 | 国际动态 | 大赛信息 | 名人资讯 | 文博展览 | 艺界名家 | 鉴赏知识 | 收藏知识 | 网上课堂 | 拍卖行情 | 机构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书画信息 >> 书画信息 >> 国内动态 >> 艺术资讯 >> 正文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本站会员
  收藏家37万买到疑似故宫国宝 市价或超千万         ★★★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656    更新时间:2010-07-14    文章录入:admin ]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收藏家37万买到疑似故宫国宝 市价或超千万

 

    《山水画页》的包装箱。

    捡漏,是收藏爱好者的行话,意即用极小的代价淘到了大宝贝。近日,在扬州流传着一则“传奇”:古玩收藏家杭先生一不小心“捡漏捡大发了”,本来是冲着郑板桥的“瘦竹”远赴东北收购的,没想到却以37万元的“小钱”意外“捡”到了一件出自故宫的国宝!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件国宝若为真,估计市价为1500~2000万元。

    “捡漏”花了37万,20万买的都是假货

    “传奇”从一个电话开始。

    6月27日,扬州博古中心负责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杭从明接到吉林通化一位朋友的电话,称其邻居黄先生家中有不少名人字画,其中“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瘦竹”尤其珍贵,值得收藏。杭从明在圈内被称为“画痴”,一听此言,当即决定和朋友一同前往吉林通化。

    次日下午,飞机抵达吉林长春,杭从明一行三人被安排在黄先生家所在的通化市某乡镇一旅馆。两个小时过后,朋友带黄先生来到旅馆,随手带来上有“吉林通化革委会”封条的一只旧木箱和七幅卷轴画。

    “旧木箱”内装着的是清代官吏、宫廷画家钱维城的《山水画页》,另7幅分别为改琦、费丹的《仕女图》,郎士宁的《犬挂轴》,颜伯龙的《花鸟图》,王原祁的《山水长卷》,郑板桥的《瘦竹四条屏》,毋欺氏的《梅花图》以及文征明的书法长卷,8幅字画最终以78万元成交。这8幅古字画中,杭从明和黄先生都非常看好钱维城的《山水画页》,不仅因为画风独特,而且该作品还配置了一套破旧的木箱,上有“吉林通化革委会”封条,画页用皇家专用绸缎包裹。仅这幅字画,双方以80万元起价商讨,终以37万成交。

    回到扬州,杭从明当即与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央视《鉴宝》栏目资深专家蒋文光教授取得联系,请蒋老为古字画“掌眼”。

    昨日,蒋文光来到扬州博古中心。经老先生逐一过目研究,其中3幅字画被否决待定,蒋老初步判断为清代高仿作品——这3幅作品杭从明花了20万元。

    当看到钱维城的《山水画页》时,蒋老啧啧称奇。蒋老介绍,钱维城是武进人,乾隆十年进士,宫廷专业画师,最擅长山水画,颇得乾隆赏识。他的画风细腻,手法独特,而这一特点在眼前的《山水画页》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件作品看起来是钱维城的代表作,目前即便在故宫藏品中,也难得一见。”蒋文光难掩兴奋:“无论是装裱,还是画风、成作、上面的乾隆衔印,都应该是故宫藏品中的上乘之作。”

    多枚“乾隆衔印佐证”,自称“捡”到真品

    昨日下午,记者在扬州博古中心看到了这幅难得的珍品。

    小心翼翼地将木箱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精致的密函匣,匣内装着“国民党行政院”的珍藏手记。解开皇家专用绸缎包裹,一盒自然陈旧的画册展现在记者面前,上书“钱维城山水册页真迹神品”字样,整套册页由12幅山水水墨画组成,每幅规格22×16.5厘米。

    据悉,要确认此物是否为钱维城画师真迹和故宫文物,不仅要看画风,还要看画中的几枚乾隆的衔印:第一枚印为“石渠宝笈”,在清乾隆年间寓为即录“石制保险箱”之意,意为清代珍贵级文物;第二枚印“石渠定鉴”,表示已经权威鉴定确认为真迹,方盖此印;第三枚印为“宝笈重编”,意为此画名列故宫收藏品中,已被列入国宝文物名录;第四、五、六枚印为“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御鉴之宝”,其意均为乾隆帝十分看好此画,方才加印;第七枚印为“三希堂精鉴玺”,三希堂在紫禁城内养心殿西侧,是皇帝冬季取暖批复奏章的地方,此印证明乾隆帝时常欣赏此画,系在三希堂取暖玩赏时加盖;第八枚印为“宜子孙”,意为此画系珍品,御旨要子子孙孙传下去,世代保存。

    除此之外,这几枚乾隆衔印的印泥色泽相同。经鉴定,这是宫廷专用的印泥原料,无论存世多久,其色泽也很难发生变化。种种迹象表明,这幅画很可能是钱维城的代表画作。如果最终被确定为真品,保守估计,这套山水画页的市场价格为1500~2000万元,如果参与拍卖,价格可能会更高。

    收藏界“水”很深,真伪界限很模糊

    来自故宫的国宝级藏物,为何会流落至吉林通化民间?对于记者的疑问,蒋教授结合清代紫禁城众多流失的国宝,讲述了有史可查的故宫国宝的一些尘封往事。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所统治的清王朝被辛亥革命推翻后,溥仪被赶出故宫前后,盗窃了大量国宝。其中仅书法名画就达1200多件,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国宝散佚案,全世界为之震惊。溥仪一伙人逃至吉林省通化大栗子沟后,因生存危机将所携国宝变卖了很多。

    让人痛心的是,在逃亡路上,他和朝臣们没有吃的,就拿这些价值连城的字画、古董和当地农民换馒头吃,这就使得大量珍宝流失民间。

    对于大家关心的这幅画的真假鉴别问题,套用启功先生的话说:“鉴定不是简单的分真伪,它有一定的模糊度,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画,有多种情况,是‘真’、‘伪’两端所不能概括的,如把真伪二字套到一切书画作品上,也是与情理不符合,不合逻辑的。”

    “这还有鉴定者的见闻、学问各有不同,某甲熟悉某家某派,某乙就可能熟悉另一家另一派。”

    花三十多万元捡了一个两千万元的“大漏”,确实令藏友眼馋。但是业内人士提醒:收藏界的“水”很深,别说一般人容易走眼,就是行家被蒙骗也不新鲜,这幅钱维城的画作是否为真迹尚有待多方定论。至于广大读者更不能抱着捡漏的心态,盲目进行古玩收藏、投资,“套用股市上的话来说,古玩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否则,钱打了水漂,连水声都听不到。”

 上一篇文章: 《砥柱铭》4.3亿天价的台前幕后
 下一篇文章: "黄龙玉"市场如此疯狂说明"玉盲"太多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技术文章  资源下载
经典素材  社区论坛
 关于更换老会员证和[14562]
 2025年元旦献辞(二[
14963]
 2025年元旦献辞(一[
14742]
 2024“国际中国书画[
22518]
 2024年迎春祝词[
21038]
 我八大团体和机构的[
21395]
 李玉华艺术简历[
20004]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协[
21091]
 中国书法教师资格培[
18855]
 《中国书法教师资格[
18460]
 庆“五·一”联谊[28023]
 庆“五•一”[28349]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28225]
 协会胶东地区举办[28631]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30983]
 协会胶东地区书法[29013]
 胶东地区新春团拜[21926]
 协会胶东地区书法[22930]
 “迎国庆•翰[23474]
 协会胶东地区“五[21922]
没有相关文章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了解本站 | 版权申明 | 联系站长 | 广告联系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设计版本:中国书画信息 V2.0 完美版        页面执行时间:765.63毫秒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08  中国书画信息  
举办单位: 亚洲通讯社集团 中国国际文豪集团 山东文化艺术研究院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协会 山东省书画艺术评审委员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0503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