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boyue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第一画廊 | 高价作品 | 名家作品 | 获奖作品 | 历届大赛作品 | 文艺名家 | 个人作品 | 画廊专卖 | 收藏夹
信息资讯 | 国内动态 | 国际动态 | 大赛信息 | 名人资讯 | 文博展览 | 艺界名家 | 鉴赏知识 | 收藏知识 | 网上课堂 | 拍卖行情 | 机构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书画信息 >> 书画信息 >> 国内动态 >> 艺术资讯 >> 正文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本站会员
  《砥柱铭》“假拍”风波真相是媒体炒作?         ★★★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138    更新时间:2010-09-17    文章录入:admin ]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砥柱铭》“假拍”风波真相是媒体炒作?

 

   

  

   8月21日,北京的《华夏时报》发表了长篇“打假”文章:“《砥柱铭》4亿元天价疑局——业内人士透露实际成交价8000万元,律师呼吁北京保利公示信息”。该报记者本着打假英雄舍我其谁的无畏精神,深入收藏界“可靠渠道”,紧紧抓住《砥柱铭》在拍卖后的纳税额这一核心,从北京东城区工商分局获取翔实资料,而且还追踪了北京保利国际拍卖公司成立五年来的历年税收情况,甚至调查了公司负责人“z先生”行业和家庭背景情况……

    文章一出,天下哗然。记者站在维护社会利益的立场,撰写出证据如此丰富、思路如此严密的文章,而我们又身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传播的速度何止一日千里,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于是这篇文章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是意料之中的事。《砥柱铭》的“假拍”风波由此产生。

    “假拍”风波影响面之广,本人有着深切的体会:自从这篇“打假”文章发表以后的十天间,与北京的收藏界朋友见面,大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知道吗,《砥柱铭》真实成交价格其实才八千万!”——这让我回想起数十年前中国人见面的问候语“你吃饭了吗?”一样频繁,多少带着黑色幽默的味道。不止是在北京的收藏界,还有国内各地,甚至远在香港、纽约、大阪和温哥华的朋友也来询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假拍”恶气,臭浪熏天,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假拍”事件为何令人震惊?

    《砥柱铭》的拍卖,出现在今年6月3日北京保利春季大拍的夜场上。恰巧,本人也参加了这场著名的拍卖会,所以也成为《砥柱铭》拍卖的目击者。其实,拍卖场上的目击者往往并不重要,因为我们常常看到的只是事件的表象。

    《砥柱铭》“假拍”的震撼力为什么来得如此迅速、强烈而广泛?我的理解至少有四大原因:

    1.《砥柱铭》是我国北宋四大书家之一黄庭坚的名迹(尽管有学术争议),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有史以来最贵的艺术品。《砥柱铭》的现场槌价是3.9亿元人民币,加上12%的佣金,其总成交价是4.368亿元,一举打破了此前由元青花《鬼谷下山罐》所保持了五年之久的中国艺术品最高成交纪录(元青花《鬼谷下山罐》,是在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卖成交,当时的成交价折合人民币2.3亿元)。在经济社会里,经济的力量力大无比,最贵的艺术品金光闪耀,往往会被人们误以为就是最好的艺术品,这种错误观点普遍存在于收藏圈外。这就是《砥柱铭》“假拍”之所以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首要原因。

    2.在世界艺术品市场上,北京市场异军突起,成为世界第四大艺术品交易平台,特别是经历了金融风暴之后,中国市场一枝独秀,大有赶超欧美和香港的势头。尤其在涉及中国艺术品的拍卖上,北京市场的力量不可小觑,天价迭出,其本质是争夺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由于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接近4亿(中产阶级的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艺术市场发展水平的最坚实的基础),事实上,世界各地拍卖的中国艺术品的买家,也大多数来自中国内地,或者是华人。这也是世界关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

同时,陈主任也坦陈,“购买《砥柱铭》的货款并没有全部到账。因为4亿的资金量,对于任何收藏家个人或机构,都需要一定的筹款时间,我们已经与买家达成了付款的协议。”对于大标的拍卖品的分期付款,是行业惯例,中外皆然。

    所谓《砥柱铭》“假拍”风波的真相,却原来竟是如此的简单明了,因为北京保利拍卖公司在《砥柱铭》的拍卖活动中,就根本不存在“假拍”!

    针对《砥柱铭》拍卖的打假,又让我们感受了一次黑色幽默。

    一次有严重瑕疵的新闻质疑

    回头再读《华夏时报》的相关报道,发现疑窦丛生,我以为需要媒体反思的地方实在不少。

    1.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来源,媒体一定要履行切实核实内容的义务,不可偏听偏信,否则就容易产生误伤现象。而这篇所谓的“打假”《砥柱铭》的报道,基本线索几乎全都来自于类似“业内资深人士”、“业内人士”、“内幕人士”这样像影子一样的人物。事实上,混迹于艺术品市场里的所谓“业内资深人士”比比皆是,他们道听途说,然后添油加醋,凭空想象,胡说八道。甚至有些利益相关者的攻击性言论,记者更应该小心求证,一旦偏听偏信,就很容易给那些合法的经营者造成严重伤害,而《砥柱铭》“假拍”风波就属于这类事故。

    2.舆论批评首先要对事不要对人,等到把事情调查清楚了,你再揪出造假的人也不迟,而不要在是非不明的情况下,你就先来一闷棍,打了你再说。这样很容易给那些无辜的人造成伤害。这也是法律所不能允许的。比如在这篇打假文章中,十分详细地介绍了保利执行董事z先生,说他“精于谋算、作局”,甚至还扯到了他的父亲。其实谁都知道,这位z先生就是赵旭。事实证明,保利拍卖《砥柱铭》并没有“假拍”,而如此这般含沙射影地指责赵旭先生,的确不应当——且不说赵旭没有参与这次“假拍”,假使真的参与了,也与他的父亲无关。

    3.打假批评报道,一定要适时适度,否则很容易给同行业造成不必要的猜忌和伤害。如今的拍卖企业,利益攸关,竞争激烈,尤其是在当下这个节骨眼上,出了这样一篇错误的打假报道,往往让人联想到其背后是否受了利益相关方的蛊惑?我愿意相信这不是事实,而是记者出于肩负社会监督的责任心使然,但是从结果看,良好的动机与实际效果背道而驰,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惋惜。

    幸好,由我国著名财经名记水皮先生担任领导的《华夏时报》,及时发表了后续报道:《北京保利澄清“假拍”说》,表明了保利拍卖《砥柱铭》并没有“假拍”的事实。亡羊补牢总是件好事,但由此给保利带来的伤害、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却不会到此为止。

 上一篇文章: 王羲之后裔专攻蝇头小楷 十年磨砺自成一体
 下一篇文章: 古代四大丑女谁家妻?嫫母形同夜叉为黄帝妻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技术文章  资源下载
经典素材  社区论坛
 2024“国际中国书画[4647]
 2024年迎春祝词[
3444]
 我八大团体和机构的[
3890]
 李玉华艺术简历[
4298]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协[
6134]
 中国书法教师资格培[
4514]
 《中国书法教师资格[
4800]
 《中国书法教师资格[
4543]
 中华硬笔书法家协会[
5058]
 杨德英艺术简历[
5050]
 庆“五·一”联谊[10260]
 庆“五•一”[10509]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10434]
 协会胶东地区举办[10754]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13195]
 协会胶东地区书法[11133]
 胶东地区新春团拜[10995]
 协会胶东地区书法[12060]
 “迎国庆•翰[12607]
 协会胶东地区“五[11146]
没有相关文章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了解本站 | 版权申明 | 联系站长 | 广告联系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设计版本:中国书画信息 V2.0 完美版        页面执行时间:203.13毫秒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08  中国书画信息  
举办单位: 亚洲通讯社集团 中国国际文豪集团 山东文化艺术研究院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协会 山东省书画艺术评审委员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0503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