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boyue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第一画廊 | 高价作品 | 名家作品 | 获奖作品 | 历届大赛作品 | 文艺名家 | 个人作品 | 画廊专卖 | 收藏夹
信息资讯 | 国内动态 | 国际动态 | 大赛信息 | 名人资讯 | 文博展览 | 艺界名家 | 鉴赏知识 | 收藏知识 | 网上课堂 | 拍卖行情 | 机构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书画信息 >> 书画信息 >> 知识专栏 >> 书画知识 >> 正文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本站会员
  如何临摹王羲之         ★★★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743    更新时间:2011-01-06    文章录入:admin ]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如何临摹王羲之

 

    许多人喜欢学习二王的行草书,功夫没少下,但成效不大,或粗鄙狂野,或拘谨死板,或纤弱而缺少生气,为什么?因为好东西是很难得到的,实现的道路也大有讲究。王羲之离我们太遥远,这不仅是历史年代阻隔的问题,更大的问题是谁也没见过他书法的真面目,若说唐人摹本下真迹一等,那你就太轻信别人了。贞观年间收藏内府的王羲之书法经过褚遂良的法眼之后,号称“一件伪作也没有”,但这些大内高手还是被孙过庭等人的瞒天过海之术给戏弄了。所以一开始,你最好别直接临摹唐人摹本或宋代刻帖,因为它们与真王羲之都有距离。这时候,我们不妨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绕道实现目标。比如学米芾的行书或者孙过庭的《书谱》,因为这些是真迹。只有临摹真迹,才能使用笔细致入微,才敢提按纵横而开合有度,才能不断锤炼生气,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书谱》是流传至今的最接近王羲之草书的古人真迹,字数多,从前至后的风格跨度也足够大,是学习王羲之草书的最好门径。如果有临习《书谱》真迹的经验,再临摹王羲之的草书刻帖如《十七帖》、《大观帖》之六、七、八卷,会感到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学习二王行草,在唐人摹本与宋代刻帖之间,我更看重宋代刻帖的临摹价值。唐摹本与宋刻本,一刻一摹,皆非真迹,都不能看到原作墨色。临摹人的眼睛应该一尘不染,与其受到填廓的毫无生气的墨色的干扰,宁可看不见墨色,只看轮廓。而且刻帖篇幅大,可供发挥的空间就大。当然,摹本之中也有墨色比较自然流畅的,如王羲之的《寒切帖》,印象中是天津博物馆的藏品。唐摹本和宋刻本制作的初衷也不同。唐摹本是宫廷复制品,目的是收藏和赏赐用的礼品,当时学习书法不大用它,而是主张学习真迹,这一点在两《唐书》和唐宋人笔记中都有反映。宋人不容易看到晋人真迹,才刊刻了《阁帖》和其他法帖,供传播和学习。论质量,宋刻本中的精品远胜唐摹本。我所说的质量,主要看气韵是否生动、笔迹是否清晰以及受损程度等。刻帖数量多,更系统。王羲之摹本有不少,个个不一样,这些东西时间跨度很大,风格差异也很大。如果你学其中一部,字数太少,达不到打基础的目的,创作时会捉襟见肘;你学多部,那么是大杂烩,古话说“踳驳”。你很难把他们整合为一个内在统一的整体。一种成功的风格,技术上不会十分庞杂,惟其如此,才能内在统一。在一个比较和谐的框架内,不断地吸收合理的新东西,才能由渐修而达到质的飞跃。宋刻帖是经过了历史检验的成功经验,为什么不按照成功的经验办事呢?

    在《淳化阁帖》和《大观帖》之间,我倾向于学习《大观帖》。《淳化阁帖》是法帖鼻祖,影响的确很大,但问题是刊刻失于肥浊,不如《大观帖》的清劲及骨气洞达。况且现在所能看到的即使所谓宋拓,也残缺过甚,甚至由于拓纸的褶皱造成笔画错位、变形,乃至于错字。我认为,现在传世《淳化阁帖》残拓,其文物价值、碑帖研究价值是主要的,而书法临习的价值完全可以被更好的《大观帖》所取代。

    翻译讲究信达雅,它同样适用于临摹法帖。开始临摹一部古帖,要求信,忠实于原作,因此工具也要接近原作的时代。王羲之的字简括达到极致,笔画的内擫与精准是空前的,因此,一开始最好用硬纸和小笔,不要放太大。至于放大临,用生宣纸、羊毫笔与其说是临摹,毋宁说是再创造。孙过庭、王铎是两个极端的代表。因此,不存在什么工具好的问题,只存在什么阶段用什么工具、什么工具办什么事的问题。

 上一篇文章: 收藏书画作品的“门道”
 下一篇文章: 书画色彩造假法之无中生有成品辨识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技术文章  资源下载
经典素材  社区论坛
 2024“国际中国书画[4645]
 2024年迎春祝词[
3442]
 我八大团体和机构的[
3890]
 李玉华艺术简历[
4298]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协[
6134]
 中国书法教师资格培[
4514]
 《中国书法教师资格[
4800]
 《中国书法教师资格[
4543]
 中华硬笔书法家协会[
5058]
 杨德英艺术简历[
5049]
 庆“五·一”联谊[10258]
 庆“五•一”[10507]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10434]
 协会胶东地区举办[10754]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13194]
 协会胶东地区书法[11132]
 胶东地区新春团拜[10993]
 协会胶东地区书法[12058]
 “迎国庆•翰[12606]
 协会胶东地区“五[11145]
没有相关文章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了解本站 | 版权申明 | 联系站长 | 广告联系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设计版本:中国书画信息 V2.0 完美版        页面执行时间:204.10毫秒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08  中国书画信息  
举办单位: 亚洲通讯社集团 中国国际文豪集团 山东文化艺术研究院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协会 山东省书画艺术评审委员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05031571号